文教頻道
加強黨建引領,講好香山故事!
發(fā)布時間:2022-08-31 來源:中山市博物館

中山市博物館新館自2022年5月18日開館至8月18日,共接待游客146697人,其中,團體488個,共14592人。講解總場次664場,其中,定時講解233場,接待團體講解431場,根據《中山市博物館導賞服務滿意度調查表》及游客觀展后現場反饋,講解滿意度達99.655%,其中定時講解99.6%,團隊講解99.71%。讓我們一起走近講解員隊伍,感受他們日常練習的點點滴滴,一睹他們講好香山故事的風采吧。

微信圖片_20220831160949.jpg

微信圖片_20220831160926.jpg

▲講解員隊伍收獲的好評

講解新“聲”,日漸響亮

新生事物的發(fā)展,總會經歷“陣痛期”:為切實做好講解工作,今年3月份,距離新館開館還有一個半月,講解員隊伍便組建起來。博物館是新的,展覽是新的,講解員也是新的,在展廳尚未完成布展的情況下,他們便開始背誦講解詞,沒有展品實物對照,沒有展廳現場可以走,就盡可能勤快地背誦,熟練地掌握,遇到不懂的內容積極請教,認真記錄,以求融會貫通,從背誦到理解,由理解到表達。

新館沒有試運營期,5月18日正式開館后,講解工作便隨之開啟。從一開始的不太流利,磕磕碰碰,到不斷總結經驗,有針對性地訓練提升,再到如今能夠應對自如,流利講解,他們付出了許多的努力與汗水,圖書閱覽室里有他們“閉關”背書的身影,展廳里,他們在沒有講解任務的時候,拿著稿子,獨自默默練習,或者在遇到策展人、其他同事講解時,在一旁認真觀摩,做好筆記……

微信圖片_20220831161053.jpg

微信圖片_20220831161056.jpg

▲講解員隊伍的工作及日常練習

黨建引領,建強隊伍

成績取得的背后,離不開中山市博物館黨支部充分發(fā)揮戰(zhàn)斗堡壘作用,以黨建引領促進工作提升。除了專門的講解員外,博物館黨支部黨員志愿者積極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在場館內外為游客提供咨詢引導、秩序維護等志愿服務,并以新館基本陳列“風起伶仃洋——中山歷史陳列”“滄海之闊——中山華僑歷史陳列”等為依托,參與策展的黨員、干部擔任講解員,為觀眾提供志愿導賞服務。

微信圖片_20220831161106.jpg

微信圖片_20220831161104.jpg

▲參與策展的黨員、干部擔任講解員,為觀眾提供志愿導賞服務

微信圖片_20220831161112.jpg

微信圖片_20220831161116.jpg

▲博物館黨支部黨員志愿者積極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

市領導在新館開館儀式上強調,“要進一步加強講解員隊伍建設,全面提升講解員的綜合素質和業(yè)務能力,打造一支素質過硬、業(yè)務精湛的專業(yè)講解隊伍,充分講好中山璀璨的歷史文化故事?!辈┪镳^對照上級工作要求,結合展覽紅色基因,將有計劃、分步驟加強講解員隊伍培訓,尤其是加強對展覽中黨史內容的理解與把握,通過開展內部講解員大賽、講解大課堂等,打造一支高素質的紅色講解隊伍。

微信圖片_20220831161124.jpg

紅色傳承,基因傳遞

此外,為充分發(fā)揮博物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今年7月底、8月初,中山市博物館繼續(xù)推出品牌社教活動:“紅色傳承有我 強國復興有我”2022年“我是小小講解員”教育實踐活動兩期,共招募42名10-13歲的在校學生,通過館校共建,深入挖掘香山本土歷史文化,講好香山故事,激發(fā)小小講解員的愛國熱情,培育民族精神,提升教育基地的影響力。

微信圖片_20220831161129.jpg

微信圖片_20220831161127.jpg

▲“我是小小講解員”教育實踐活動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山日報”、“中山商報”、“中山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中山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中山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未注明“來源”為“中山日報”、“中山商報”、“中山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中山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中山網聯系。
聯系人:陳小姐(電話: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