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頻道
【展覽預告】“美在耕耘”孫海寧國畫與陶瓷藝術展5月17日開幕
發(fā)布時間:2025-05-12 來源:中山美術館

指導單位

中山市文化廣電旅游局

中山日報社

主辦單位

中山美術館(中山畫院)

中山書畫院

承辦單位

廣東中山網傳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廣州盛世印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協(xié)辦單位

中山市美術家協(xié)會

廣西防城港東盟書畫院

中山市晴拓書畫院

山之巔藝術培訓學校蘭州分校

開幕時間

2025年5月17日上午10:00

展覽時間

2025年5月15日至5月27日

展覽地點

中山美術館

前 言

藝術是一種本能,是一種自覺。一個人的行為和作品是其生活態(tài)度的體現(xiàn),成功的藝術家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他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了他們獨特的生活態(tài)度。他的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的努力,都是在力求用自己的創(chuàng)作強化自己的思想和個性,讓自己帶給世界的影響力更加鮮明。除此之外,別無所求,孫海寧正是這樣一位成功的藝術家。

孫海寧,1958年出生,祖籍江蘇淮安,現(xiàn)居北京,一級美術師。自幼酷愛美術,師承國畫大師齊白石先生的弟子韓不言先生。孫海寧青年時就讀于西北師范大學美術系。1986年起任職于甘肅博物館,從事山水畫、花鳥畫、水彩畫、油畫、壁畫、書法的創(chuàng)作。2010年—2015年就讀于中國國家畫院高卉民工作室高研班。現(xiàn)為廣西防城港東盟書畫院執(zhí)行院長、海寧藝術館館長、甘肅省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寧夏青年書畫院副院長;2022年8月份被國家民族畫院聘為畫家、研究員。

從藝50余載,孫海寧修先賢之路,博聞經典,通諳儒學,追求恬靜、閑適的藝術品格,所作書畫在整體的詩意美與韻致中,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美學、時代精神相融的神韻之美。本次展覽將全面展示孫海寧的書畫代表作和近年來的瓷繪新作,所展作品以鮮明的筆墨韻味,彰顯了時代精神,鑄就了民族的文化品格。

作為新時代美的耕耘者,孫海寧以促進民族文藝的多樣性和豐富性、推動書畫事業(yè)發(fā)展為己任,不斷加強自己的傳統(tǒng)文化修養(yǎng),錘煉自己的筆墨,致力于寫意花鳥畫的研究和創(chuàng)作,技藝精進、面目日新。一路走來,孫海寧以相當數(shù)量的作品拉近了紙上繪畫與瓷上繪畫的距離,以高格調、高修養(yǎng)、高意境的筆墨展現(xiàn)了中國畫和瓷畫的面貌。他的作品表現(xiàn)出藝術的本體之美和歷史文化的積淀之厚,是傳統(tǒng)思想的延續(xù)、是傳統(tǒng)工藝的出新、是文化傳承的結果、是其思想和才華的結晶。

“舉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園”,每一位文藝工作者都應以此為己任,用自己的藝術創(chuàng)作給人以價值引導、精神指引、審美啟迪,以文化人、以藝養(yǎng)心,為推動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作出應有的貢獻。探索之路無盡,藝術之樹常青。衷心祝愿孫海寧在創(chuàng)作的道路上,砥礪實踐、守正創(chuàng)新,不斷創(chuàng)作出更多謳歌人民、謳歌新時代的精品力作。

藝術家簡介

孫海寧,1958年出生,祖籍江蘇淮安,現(xiàn)居北京。國家一級美術師。先后畢業(yè)于西北師范大學美術系和中國國家畫院?,F(xiàn)任中國國家畫院高卉民工作室專職畫家,北京國家民族畫院研究員,中國長城將軍書畫院北京分院常務副院長,中國水墨研究院常務理事,北京藝海丹青書畫院常務副院長,東盟書畫院執(zhí)行院長,寧夏青年書畫院副院長,海寧藝術館館長等。

部分展出作品

孫海寧 清風祥和 198cm×252cm

孫海寧 情趣 67cm×137cm

孫海寧 千年玉桃 137cm×67cm

孫海寧 清風祥和 122cm×245cm

孫海寧 荷香 123cm×246cm

孫海寧 夭夭真華 95cmx122cm

孫海寧 細雨高潔 95cm×122cm

孫海寧 青花

孫海寧 青花釉里紅

孫海寧 美人瓶

孫海寧 青花釉里紅香器

◆編輯:吳玉珍◆二審:陳吉春◆三審:周亞平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山日報”、“中山商報”、“中山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中山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被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中山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未注明“來源”為“中山日報”、“中山商報”、“中山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中山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中山網聯(lián)系。
聯(lián)系人:陳小姐(電話: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