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網訊 小花(化名)今年13歲,此前并不清楚“敵草快”(觸殺滅生性除草劑)有劇毒。上個月,她因好奇嘗了一口“敵草快”,大約吞下35毫升。很快,小花就開始反復嘔吐,全身乏力又發(fā)燙,胃腸道如灼燒一般難受。輾轉兩家醫(yī)院后,小花父親帶著最后的希望,把小花送到中山市博愛醫(yī)院兒科急診進行救治。
博愛醫(yī)院兒科PICU團隊第一時間下了病危通知書,然后立即給小花安排導瀉(促進毒物排泄)、抗氧化、補液等治療,甚至直接上了血液灌流,用于吸附血液中的毒性物質。PICU主任馬力忠表示,對于除草劑中毒患者,腎、肝、肺功能的損傷在發(fā)病早期就已存在,治療時間越早,搶救成功率就越高,預后效果就越好。而血液灌流可以在最短時間內清除小花體內毒物,保護腎、肺、肝臟等重要臟器。
當晚10點,萬籟俱寂。在看似平靜的醫(yī)院內,多個科室正爭分奪秒,聯(lián)合為小花展開一場生死救援。歷時5小時,醫(yī)療團隊成功搶救了小花的生命。
救治期間,博愛醫(yī)院血透團隊輪流值班、日夜守護,為小花進行綜合治療護理。在醫(yī)護人員的努力下,經歷29天的全力救治,小花各項生命體征逐漸平穩(wěn),水腫消退,腎功能、肝功能基本恢復正常,一直警惕出現的肺纖維化也得到了很好的預防。
市博愛醫(yī)院血液凈化中心提醒,家長平時一定要妥善保管藥品、有機溶液等,不要用廢棄的飲料瓶裝化學物品,避免孩子誤食;同時要多給孩子講授食品安全相關知識,不吃不認識的食物和飲料;一旦發(fā)現孩子服用、誤食藥物,要立即就近送醫(yī)救治,并盡快確定孩子誤食的藥物名稱、劑量,以便醫(yī)生快速診治。
見習記者 余曉霖 通訊員 王蓉
責任編輯:龍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