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7點多,中山市第二人民醫(yī)院住院部內(nèi),護士何麗君開啟一天的忙碌工作。“偶有頭暈”“咽喉不適,口服清咽滴丸”“體溫39.1℃,頭疼、肌肉酸痛,對癥處理”……她和夜班同事交班后,快速在紙上記錄新入院、發(fā)熱患者、特殊患者的病情要點,并在值班期間,進行重點關注。
這是她與登革熱、基孔肯雅熱等蚊媒傳染病“交鋒”的一天。

治療車里的“滿分”準備
目前,中山市第二人民醫(yī)院住院部,走廊內(nèi)外都安裝了固定的紗簾、紗門,病房內(nèi)統(tǒng)一懸掛著網(wǎng)孔細密的蚊帳,以此隔絕蚊蟲侵擾。
最近,何麗君所負責護理的患者,基本是登革熱、基孔肯雅熱的輕癥患者。每次值班期間,從病房準備、測量生命體征、護理評估、過醫(yī)囑、加藥、采血到送中藥湯劑等系列工作,她都忙而不亂。
在交班時,了解患者的情況后,她開始查看執(zhí)行單,關注需要她在這一天測量血糖、測量血壓等的任務。接著,她細致打理自己的“移動護理站”——治療車。

不同于常規(guī)配置,她的治療車上除了補液、體溫計、消毒液、輸液器、棉簽等必需品,還貼心備著小剪刀、一次性水杯、吸管、開瓶器,以及防蚊驅蚊用品等。
“這個治療車,可以說是我的工作‘家當’、上班‘搭子’。”何麗君笑著說,“東西備齊了,工作才順心,患者有需求也能馬上回應。”
她介紹,一次性水杯和吸管,是為發(fā)燒口干的患者準備,有了吸管,患者斜躺著即可喝水,無需大動作坐起來;開瓶器則是為了方便患者打開漱口液的蓋子。整理完治療車,何麗君和夜班護士,一起開始早上的查房工作?!霸缟虾?,護士來查房了,昨晚睡得怎么樣?早餐吃了嗎?”每走進一間病房,她都會主動打招呼,用親切的問候打開患者的話匣子。
她拿著手中的記錄本,針對性詢問重點患者:發(fā)熱患者的體溫變化、肌肉酸痛的緩解情況、腹瀉好轉情況等。同時她尤其主動關注沉默患者的身心狀態(tài),甚至留意患者桌面上的早餐是否動過、水杯是否空了等。
多問一句的“治愈力量”
何麗君告訴記者,很多輕癥患者雖然行動上可以自理,但是一些年齡比較大的患者,有的因為家屬沒有辦法一直陪護,住院期間又需要待在有蚊帳的床位上,老年人會感到有心理壓力、無助等,因此,她會更主動關心這些患者的需求。

近來,曾有位70歲的登革熱患者婆婆,剛來的時候??s在被子里,側身躺著,也不愛開口說話。
“一開始,我以為李婆婆是沒睡醒,但是在查房期間,發(fā)現(xiàn)她每次都是這樣,我就湊過去問她:‘阿姨,你是昨晚沒睡好,還是覺得疼痛呢?’”問完后,何麗君還發(fā)現(xiàn),婆婆病床旁邊桌子上的早餐,她并沒有多吃。
追問下,婆婆告訴何麗君,她覺得除了感到乏力、肌肉酸痛外,還覺得食欲差。得知情況后,何麗君馬上提醒醫(yī)生,隨后醫(yī)生為她補充了葡萄糖等營養(yǎng)液,緩解了老人家的不適感。
在聊天中,何麗君了解到婆婆因為擔心耽誤女兒帶外孫,不愿讓家屬陪護。對于這位老人,何麗君常常惦念著。針對她的關節(jié)疼痛問題,何麗君還幫婆婆涂抹醫(yī)生開的止疼膏藥,并進行按摩,讓老人家的不適感逐漸減輕,情緒也慢慢好轉。
“阿婆后來拉著我說,涂完舒服多了,她很謝謝我的細心,其實這些都是很普通的事,能幫到患者就好?!焙嘻惥f,護士查房不是走流程,多問一句,或許就能發(fā)現(xiàn)患者沒說出口的難處。而這,也是何麗君10多年護理工作的心得。
溫暖的舉動是最好回報
近來,何麗君在下午4點忙完護理工作后,常主動加班,協(xié)助同事跟進一些工作,忙到晚上8點才下班。
何麗君對患者的關愛,也收獲了患者的真誠回應。有一次何麗君推著治療車去對面病區(qū),一位患者看到她過來,主動上前幫她拉開門簾,等她推車經(jīng)過后才放下。

“平時都是我們一手推門簾一手拉車,那天患者這個小小的舉動,讓我心里暖暖的?!焙嘻惥f,醫(yī)患之間的雙向奔赴,同樣也是支撐她一直走下去的動力。在病房里,不少患者都記得這位“話多”的何護士,有時候隔幾天沒見,再見面時會親切地打招呼:“君君護士,你回來啦!”
“雖然護理工作比較忙和辛苦,但是每當看到患者康復出院,就覺得一切都值得?!彼f,她的媽媽也是護士,在鄉(xiāng)鎮(zhèn)醫(yī)院干了一輩子,“媽媽很少說工作累,只是默默付出,她的付出精神也影響了我?!?/p>
何麗君說,也呼吁市民朋友們做好防護,防蚊蟲、清理積水,長衣長褲要牢記。如果出現(xiàn)發(fā)熱、關節(jié)疼痛、皮疹、皮下出血等癥狀,不要盲目自行服用布洛芬等退燒藥,請及時前往正規(guī)醫(yī)院就診。
編輯? 張英? 二審? 周振捷? 三審? 陳浩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