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臉”結賬、自動化烹飪……中山西區(qū)街道首家智慧香山長者飯?zhí)瞄_業(yè)
發(fā)布時間:2024-04-23 來源:中山+

蓮藕燜豬腳、冬瓜炒肉片、姜蔥白切雞……一盤盤新鮮出爐、熱氣騰騰的飯菜被端上自助選餐區(qū),撲鼻的香氣令人垂涎,吸引眾多長者光顧品嘗。

4月22日中午,記者來到剛開業(yè)不久的西區(qū)街道首家智慧香山長者飯?zhí)谩獌?yōu)嘉智慧餐廳。據(jù)悉,該飯?zhí)貌扇∽灾〔?、智能結算模式,長者可通過刷臉自動識別補助類型,賬單結算更人性化?!斑@里有肉有菜,想吃什么選什么,加上我們有用餐補助,10多元就能吃飽吃好!”住在附近的周奶奶前來體驗后,對智慧香山長者飯?zhí)觅澆唤^口。

為長者帶來智慧助餐新體驗

優(yōu)嘉智慧餐廳就餐面積約500平方米,淡黃色的餐桌、白色的椅子干凈整潔,多個功能區(qū)“各司其職”,餐盤區(qū)、自助選餐區(qū)、稱重結算區(qū)和餐具回收區(qū)標識清晰,不僅讓人頓感敞亮,還增加了就餐的秩序感。該店店長張波介紹,長者在此就餐除了能用西區(qū)街道香山長者飯?zhí)妹坎?至15元的用餐補助外,還可疊加享受店里9折優(yōu)惠,價格實惠。

西區(qū)街道首家智慧香山長者飯?zhí)谩獌?yōu)嘉智慧餐廳。見習記者 羅楊鴻 攝

“智慧食堂”智慧在哪里?記者看到,在這里,長者可通過刷臉自動識別補助類型,賬單結算更人性化,用餐更便利。在取餐臺對面的透明可視廚房里,超過10種不同的菜品完全由智能設備烹制,廚師成了“輔助者”和“監(jiān)督者”,他們只需負責將處理好的食材放進自動化烹飪設備,機器就能精確控制調味品的添加,“一鍵”復刻出專業(yè)大廚的出品。

自動炒菜機器。見習記者 羅楊鴻 攝

“我們不做預制菜,每天的菜品都是新鮮現(xiàn)做并控油、控糖、控鹽,菜單會根據(jù)節(jié)氣作調整,整體以清淡口味、軟糯口感為主,讓老年人能吃上營養(yǎng)、衛(wèi)生、健康的熱乎飯?!睆埐ㄕf。

據(jù)介紹,飯?zhí)妹咳仗峁┢贩N多樣且適合老人家口味的菜式,而長者們則根據(jù)需求自主挑選菜品和份量,實現(xiàn)了從“被動接受”到“主動選擇”的轉變。“我們有智能打餐稱重系統(tǒng)進行精確計量,在保證營養(yǎng)均衡的前提下,減少食物的浪費?!睆埐ń榻B,在智慧食堂,刷臉、掃碼或現(xiàn)金均可結賬,非常方便。

店員正在通過掃臉識別“長者優(yōu)惠”補助類型。見習記者 羅楊鴻 攝

今年66歲的煙洲社區(qū)居民楊叔和老伴已是店里????!敖裉煳疫x了五六樣菜,有葷有素,分量適中?!睏钍鍖ψ约核x的菜品和收費價格比較滿意。他告訴記者,自從家附近開了這家長者飯?zhí)?,他和老伴就省去了買菜做飯的辛勞?!斑@里菜品價錢不貴、自選自取、豐儉由人,比我們自己做的還好吃,以后還會常來?!?/p>

以智慧手段促進有效監(jiān)督

記者從西區(qū)街道公共服務辦了解到,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滿足老年人助餐服務需求,西區(qū)街道著力推動和解決社區(qū)居家老年人用餐難問題,通過政府主導與社會參與相結合的方式,建立多方共擔責任機制,為60周歲及以上的戶籍老人提供用餐補助,并為特殊困難的老年人提供送餐上門服務,其中包括低保戶和低保邊緣家庭在內的七類困難老人還可以享受全額補助。今年以來,西區(qū)街道“香山長者飯?zhí)谩币褳檩爡^(qū)長者累計提供餐飲服務超1.8萬次。

西區(qū)街道公共服務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西區(qū)街道通過搭建“長者飯?zhí)眯畔⒐芾砥脚_”,對長者飯?zhí)脙?yōu)惠資格認定、個人補貼核算、商家財政補貼結算等資金發(fā)放流程進行全程監(jiān)管;助餐補貼通過刷臉支付進行實名認證。同時,為保證長者用餐安全,飯?zhí)迷诮ㄔO初期已同步進行“互聯(lián)網+明廚亮灶”改造,借助智慧化手段,提升政府部門監(jiān)管效能,讓老年人吃得安心、放心。

智慧香山長者飯?zhí)美锍死夏耆?,還有不少年輕食客。見習記者 羅楊鴻 攝

采訪中記者發(fā)現(xiàn),前來智慧香山長者飯?zhí)镁筒偷哪贻p人不在少數(shù),年輕食客紛紛表示自己被飯?zhí)玫钠絻r、健康、美味“圈粉”。店長回應,這家智慧香山長者飯?zhí)贸浞职l(fā)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服務對象是全人群,歡迎更多年輕人來就餐?!伴L者飯?zhí)檬苣贻p群體的青睞,能增加食堂營收,確保長者助餐服務可持續(xù)運營。在吸引更多的用餐人群之余,老年人就餐享受的折扣、補貼不僅不會受影響,還有可能因為食堂良好的營收情況,獲得更多實惠?!睆埐ㄕf。

記者 余曉霖

◆編輯:龍慧◆二審:陳吉春◆三審:周亞平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山日報”、“中山商報”、“中山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中山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被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中山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未注明“來源”為“中山日報”、“中山商報”、“中山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中山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中山網聯(lián)系。
聯(lián)系人:陳小姐(電話: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