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塔吊、下基坑、爬管道……在深中通道建設現(xiàn)場的角落里,有一群身影忙碌而堅定,他們是來自廣東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中山檢測院(簡稱中山特檢院)的檢驗師,肩負著為工程中的特種設備提供安全檢測的重任。
記者近日從中山特檢院了解到,隨著大型施工設備撤場,中山特檢院在深中通道施工階段的檢測工作已接近尾聲。自2018年起,中山特檢院便跨部門組建了一支由技術骨干組成的項目檢驗小組,累計進行了超過170次的特種設備檢測工作,為深中通道建設提供安全技術保障。
高效服務
為工程保駕護航
起重機是項目建設過程中,完成垂直、水平運輸與結構吊裝必不可少的設備。深中通道建設高峰期,現(xiàn)場數(shù)十臺起重機同時作業(yè),其中不乏超大型設備。
“超大型設備通常僅在超大型工程時用到,日常檢驗時,很少遇到超大型設備?!敝猩教貦z院檢驗師林均輝表示,在檢驗深中通道的超大型特殊設備前,項目檢驗小組均需提前查閱相關標準,制定專門檢測方案,確保能夠涵蓋所有關鍵部位,排查可能存在的隱患。
作為深中通道項目的控制性工程之一,中山大橋主橋全長1170米,共架設69片鋼箱梁,其中最重鋼箱梁達1700噸。為確保鋼箱梁的吊裝作業(yè)順利進行,項目采用了兩臺額定起重量為2000噸的門式起重機。
林均輝介紹,為降低檢驗對施工進度影響,中山特檢院提前半個月組織機電、承壓部門聯(lián)合行動,與使用單位緊密協(xié)作,深入研討設備狀況,共同制定了一套詳盡且周密的檢驗方案,對設備開展功能試驗,為受力部件、鋼絲繩等進行“探傷”,全方位保障了大型鋼體橋梁的吊運安全。
飛檐走壁
伴隨工程加速快跑
深中通道橋梁部分長約17公里,其中深中大橋(原伶仃洋大橋)主跨1666米,主塔高度270米。為滿足主塔施工需求,深中通道迎來了一位大力士——“海上塔吊”,該塔吊(塔式起重機)重力矩達3600噸米,是深中通道項目施工現(xiàn)場最大噸位塔吊,塔機安裝高度高達282米。
為“海上塔吊”檢驗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霸趫?zhí)行檢驗任務時,需乘坐施工升降機至半空平臺,再徒手攀爬100多米,耗時1個多小時,方能抵達塔吊頂端展開檢驗工作?!敝猩教貦z院檢驗師邱吉元回憶起檢驗過程,塔機鋼結構、空載機構、安全保護裝置、工作制動器及安全制動器等關鍵部位均要進行詳細檢查,每次檢測耗時至少6小時,有時甚至要用兩天。
特種設備關乎著整個工程的安全進行?!爸灰O備的檢驗時間到了,檢驗工作就必須如期進行。”邱吉元表示,中山特檢院成立了檢驗小組,優(yōu)先為深中通道安排檢驗、檢測,全力保障特種設備滿足建設進度需求。
6年來,中山特檢院共為深中通道項目提供技術服務90次,檢驗起重機機械146臺(套)、電梯11臺、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15臺?!捌骄總€月都會到場進行檢測,每次檢測均見證著深中通道的建設進展,深切感受到深中通道離通車又近一步。”邱吉元說,深中通道通車在即,他心中的成就感也油然而生。
編輯? 張英? 二審? 朱暉? 三審? 查九星